學校護理人員:考試介紹/工作內容
學校護理人員:考試介紹
護理人員遴選委員會為秉持專業掄才,以維公平、公正、公開原則,協助各校辦理學校護理人員甄選作業,減輕各校辦理甄選作業及應試護理人員參加各校甄選之負擔。
學校護理人員具有公務員身份,週休二日且上下班時間固定,工作環境為校園,服務對象是學生和老師,薪資與福利好加上筆試只有考二科,是持有護理師或護士證書者除了在醫院工作以外的好選擇。
學校護理人員:工作內容
學校護理的目標是提供師生的「全人健康」,更應兼顧生理、心理、社會、靈性的健全發展,因此,學校護理人員在執行護理工作時,應適切提供學校教職員工及學生疾病預防及健康促進之護理照顧。學校護理人員工作執掌,依教育部2005年修訂之學校衛生工作指引,列舉台灣學校護理人員的工作執掌如下:
- 主持學校健康中心一切事務,推展學校衛生工作。
- 辦理健康管理事宜,包含健康篩檢、缺點矯治、醫療轉介、疾病輔導追蹤等。
- 辦理特殊疾病個案管理工作。
- 辦理傳染病防治事宜,包含疾病通報、預防接種、登錄追蹤等。
- 辦理事故傷害緊急救護、照護、聯繫與監測事宜。
- 協助推展學校健康教學與活動。
- 協助辦理學校衛生委員會工作。
- 安排訪問或聯繫因病或無故缺席學生之家長。
- 負責聯絡衛生醫療院所、家長及地方人士,推展健康促進工作。
- 協助蒐集並編製衛生教育資料。
- 辦理健康資料記錄、管理、統計、呈報事宜。
- 其他學校衛生事項。
校園常見意外傷害處理
- 創傷
- 檢視傷口。
- 止血。
- 清潔傷口。
- 消毒傷口。
- 包紮。
- 必要時送醫處理。
- 給予傷口護理之指導。
- 流鼻血
- 端坐:頭微向前,勿平躺。
- 鼻背以手指直接加壓止血。
- 以口呼吸。
- 鼻樑冰敷。
- 如10分鐘未能止血,應送醫處理。
- 頭部外傷
- 局部瘀腫:冰敷、塗抹消腫藥膏。
- 挫裂傷:先直接加壓止血,紗布敷蓋、繃帶或三角巾固定,視傷口大小判斷是否需送醫縫合。
- 頭部遭撞擊、疑似腦震盪:保持鎮靜、平躺,使空氣流通、維持呼吸道通暢。若有休克現象勿放低頭部。
- 評估:受傷因素及程度、意識狀況、生命徵象、瞳孔大小、對光反應、有無外傷出血或口鼻分泌物,肢體有無麻痺等現象。
- 如有異常現象,應儘速送醫並通知家長。
- 發給學生頭部受傷注意事項通知單;提醒家長應注意事項。
- 燙傷:掌握沖、脫、泡、蓋、送五大原則處理。
- 沖:流動的冷水沖洗傷口15至30分鐘。
- 脫:於水中小心除去衣服。
- 泡:在冷水中持續浸泡15至30分鐘。
- 蓋:覆蓋乾淨的布巾,不可塗抹任何東西。
- 送:送醫治療。
- 扭傷脫臼
- 檢視受傷情況,如有骨折的可能(如:腫脹、變形、制動、有摩擦或斷裂聲),應依骨折方法處理。
- 為預防腫脹、減輕疼痛,直接在患部冰敷二十分鐘。
- 固定受傷部位。
- 必要時送醫處理。
- 骨折
- 檢視受傷情況,如有臉色蒼白、冒冷汗、表情痛苦,須考慮有骨折的可能。
- 預防休克、保暖、心理支持。
- 閉鎖性骨折應先用夾板固定,儘速送醫。
- 開放性骨折應以環型墊及夾板固定,並儘速送醫。
學校護理人員:參考資訊